让“夕阳红事业”更多些“朝阳人才”
(资料图)
1992年出生的徐亚欣在养老行业工作5年了。在她刚入职时,曾被这样质疑——“你在家连扫帚都不知道放在哪儿,能去服务老人?”“读了这么多年书,就去给老人穿衣喂饭?”因此,矛盾感一直冲击她的内心,她“质问”自己:为何选择这一行?(7月4日中国青年报)
这当然不奇怪,如今的 90后多是独生子女,被父母宠着长大,连自己都照顾不好,怎么伺候人?然而,徐亚欣还是以自己的出色工作把“朝阳”守护“夕阳”的温情故事讲述得令人信服。而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铁佰和佰乐康养社区,和徐亚欣一样,一群护理学、康复学、社会工作、养老服务等专业的90后组成养老照护团队,也讲述着同样的故事。
当前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养老服务工作,这令人欣慰,“夕阳红事业”特别需要“朝阳人才”支撑。近年来,一批涉足养老领域的年轻人唱起主角,他们或从事一般性工作,甚至开办、经营养老服务机构。年轻人精力充沛,还懂技术、善管理,这使养老机构的服务供给更优化、更精细、更多元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。”尽管有些年轻人从事养老工作感觉“亏欠家人”,但养老绝非“夕阳”而是“朝阳”产业。他们除了将这份职业视为收入来源之外,还能“直面生命‘最后一环’,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思考”,令其感到更应当珍惜当下,敬畏生命。
需要指出的是,看护老年人本身责任重大且工作费时费力,还伴有很多“脏活”,被认为是伺候人的一份“不体面”工作,社会认可度低,并非多数年轻人想从事的职业。因此,尽管有年轻人加入到养老服务大军,但如何使他们来了还能“留住”,使其有更多获得感,才是更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。
可见,让养老服务“年轻态”是一道必答题。养老服务,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,也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,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,这当然是福音。但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却显得不多,即使来了也留不住,所以,必须做到“待遇留人、情感留人、事业留人”,就是说,必须在物质和是精神上“双重发力”,如此才能让养老服务的“年轻态”不断显现。(刘天放)
关键词: